绍兴——一个一般人都会选择游玩杭州顺带路过的地点,很少会选择专程前往。它虽然不如杭州声名远播,也不如苏州精致细腻,但绍兴古城静谧古朴,它的人文底蕴一点也不逊色。
在周恩来祖居里有历代绍兴名人的列举,你会惊讶原来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出自于这个山清水秀、人杰地灵的地方。远古时期有大禹治水(会稽山的大禹陵)、古越国的勾践复国、卧薪尝胆,激流勇退的范蠡携西施(诸暨五泄)泛舟五湖,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阮籍、嵇康,大书法家王羲之,初唐四大家虞世南,唐代大诗人贺知章(唯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),南宋爱国诗人陆游,明代思想家王阳明、书画家徐渭,近代更是星光璀璨,周恩来、鲁迅、马寅初、秋瑾、蔡元培、竺可桢、钱三强,朱自清……
城中是有很多码头可以乘坐乌篷船的,这是绍兴的一大特色,慢悠悠的摇橹船给这座古城平添了一番韵味。鲁迅故里那片人头攒动,景点百草园、三味书屋、鲁迅故居都是大排长龙,倒不是下雨天都浇不灭人们的热情,而是这个景区是免费的。两百米外的沈园也是水泄不通,屡次经过都望园兴叹,这里是陆游和原配唐琬被迫分开7年后第一次相遇的遗址,那首著名的《钗头凤》升华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。据说从鲁迅故里可以坐乌篷船走水路直接到沈园,还可以买夜票,看沈园之夜的越剧表演。
趁着第二天上午奇迹般雨停了,赶紧奔往兰亭景区——这次的主要目的地,果然不虚此行。穿过一条蜿蜒小路,两边竹林郁郁葱葱,很远就听到响亮的鹅叫声,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鹅池碑亭,“鹅池”二字相传是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合写而成。池中养着很多白鹅,时而在水里游泳,时而到岸上整理羽毛,好不自在,水绿鹅白,赏心悦目,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王羲之喜欢鹅。
再往里走就是兰亭碑亭了,碑上的“兰亭”两字,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,“兰”字缺尾,“亭”字缺头,难以修复,想到文革时期的破坏真是气愤又心寒。旁边就是著名的“曲水流觞”,《兰亭集序》的诞生地,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急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”,在此间饮酒作诗,这就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雅集盛会。一个聚会能流芳百世,不觉得古人很有范么。
接着是御碑亭,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《兰亭集序》全文,背面是乾隆皇帝即兴赋诗一首,祖孙墨宝在同一块碑上,极为难得。后来听到的关于当地医务人员在文革时期如何机智保护文物的故事,为这满腔热忱的心十分佩服和感动。
穿过临池十八缸(小时候经常听这个王献之练书法的故事),是一条通往书法博物馆的兰亭古道,感觉豁然开朗,别有天地。中间是宽宽的溪水,还有一些小瀑布,发出潺潺的流水声。溪水中间跨着各种小桥、小石墩,别有一番野趣。在你低着头小心翼翼过河后,不经意间一抬头,就看到远处雾蒙蒙的高山,连绵起伏,真有点“悠然见南山”的意境。
兰亭的最后一站就是书法博物馆了,氛围和互动都不错,喜欢书法的朋友值得细细参观。《兰亭集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行云流水、超然绝尘,和唐太宗的痴迷和推崇密不可分。传说真迹入昭陵陪葬,后又被五代时期的大盗温韬盗墓,但并没有在被盗文物清单上。真迹的下落不明更增添了神秘色彩,最终把它推向神坛。各代的书法家、帝王都临写过《兰亭集序》,在五个最有名的临写本中,冯承素的神龙本最接近真迹。是不是觉得比起古人追星,现代人只是小儿科呢~
下午小宝和爸爸成功登顶会稽山,一共有957步台阶,这是小宝第一次登山,近距离目睹了威风凛凛的大禹铜像。从各个景点出来的时候,你总能闻到臭豆腐或米糕或米酒的味道好像还有绍兴独有的混搭——黄酒奶茶。绍兴就是一个这样的城市吧,上一秒觉得格调很高,下一秒瞬间接地气。